每天面对病情不同的患者,再冷静的医生也免不了心有感慨、五味杂陈。对于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包钢医院神经内科业务副主任卑红喆来说,最感慨的是常常要面对运动迟缓、行走困难、静止性震颤的老人,有些人却坚持说这些问题都是人老了,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反映。却不曾想到过,这可能是一种病——帕金森病。
有“想法”的卑医生
患者对医生是性命相托,医生对患者更应是责任相系。
卑红喆,从医15年来,时刻将这句话铭记于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之职。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疗程长。帕金森患者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一些焦虑、抑郁、失眠、痴呆等帕金森的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其患病率达到1.7%。正是医者的这种责任心,让卑红喆学习期间深入研究了帕金森病这一方向。也正是医者强烈的责任心,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
就在不久前,一位70多岁的患者,卧床已经3、4个月了,家人带着去北京看了好多次情况一直没有好转,反而病情越来越重。后来来到包钢医院神经内科找到了卑红喆。卑红喆结合以前老人在其它医院的治疗方案和来包钢医院检查结果认为,以前几家医院为老人治疗时,都是按脑血管疾病进行的治疗,但从老人的自述和家人的讲述中得知,在老人卧床不起之前,老人便出现了夜间睡眠不好、嗅觉越来越差、便秘、胃肠功能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症状。这些症状,是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合并了隐匿的非运动症状表现。
于是,针对患者情况,卑红喆为老人重新制定了诊疗方案,采用帕金森病精准医疗及滴定治疗方案。一周后,老人症状明显好转。二周后,老人自己可行走。“前些日子,老人的儿子还特意打来感谢电话,说老人现在不仅能自己行走了,还能帮他们看孩子了。”卑红喆说。
“爱操心”的卑医生
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让人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1月23日(除夕前一天),卑红喆是院总值班。一整夜,他把电话放到枕头边。一丝也不敢松懈。凌晨时分,他接到一个急匆匆的电话,称发热门诊收了一例由武汉返包的发热患者,高度怀疑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
他一跃而起,按照新冠肺炎接诊流程,一边做好上报工作,一边细致的和发热病房医生沟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严格按照医院防疫疫情指挥部要求执行,一切安排妥当,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初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护人员,他积极向疫情指挥部请战,并在防控疫情物资告急时,自费购买主动捐献医用N95口罩40支,为抗疫献力。此外,神经内科相对来说患者比较多,门诊接诊患者多且杂、流动人数大、不确定因素多、常常要接诊到隐匿的发热患者,面对疫情,门诊工作变得压力和风险巨大。
又是忙碌的一天,一个下午没有离开诊室椅子的他,接诊了一位外地返回包头的患者,这名患者心存侥幸隐瞒病史,经过卑博士详细问诊查体,发现这是一名外地来包患者,并有新冠肺炎的相关流行病史,一切不容忽视,他稳住患者,拿起电话向防疫疫情指挥部汇报情况,第一时间把这名患者送到了包钢疗养院医学隔离观察;他也在医院医学观察宿舍被紧急隔离起来……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他一直坚守在门诊一线工作中,在门诊医生短缺的时候,曾创下一人接诊约140名患者记录。虽然时刻有被感染的风险,但看到电视上支援湖北及武汉的医务人员湿透的衣服和脸颊、鼻梁和耳廓上深深的压痕,他觉得自己脸上的压痕还不够深,还需要继续努力,自己自嘲为这是减肥的好机会。
“爱学习”的“卑同学”
要想做一名好医生,就要时时刻刻学习。帕金森学科带头人;包钢医院积极开展神经介入治疗的医生,都缘于四个字“责任”与“情结”。2017年,卑红喆从美丽的苏州大学博士毕业后,他的专业技术和为人处事的态度被当地好多医院所看好。
“工作不能只为了钱,要有一定的情结。我之所以走出去,是为了回来后更好地服务家乡百姓,能为培育我的医院尽一份力。”卑红喆说。在临床工作中,他始终不忘坚持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先后完成多项科研工作和各项教学工作。博士毕业返回医院后,积极与博士导师、国内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刘春风教授工作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苏州大学神经病研究所进一步合作,带动科室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工作发展。现可独立开展多种帕金森病运动症状量表及非运动症状量表。同时可开展RBD睡眠检测诊断、帕金森病嗅觉检测诊断进行帕金森病精准医疗诊治,使帕金森病患者在我医就能享受到国内帕金森诊治先进水平,并提高包钢医院神经内科的帕金森病专科门诊的知名度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卑红喆有一个心愿,就是在自治区内率先成立首个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研究所、博士工作站,使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工作紧追国内领先水平,造福更多包头及周边地区帕金森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