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十五届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内蒙古包钢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巴特顺利当选该杂志第四届编委,同时被隆重授予创刊15周年卓越贡献奖,这也是巴特主任作为编委成员连续三届被授予贡献奖,充分彰显了医院烧伤外科的专科实力和影响力。
据悉,《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积水潭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该刊以从事损伤与修复相关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损伤与修复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推动我国损伤与修复领域研究与临床工作的发展。
2014年8月,由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社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烧伤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大面积烧伤救治与难愈创面修复”专题系列研讨会(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社举办的具权威性的全国学术年会之一)上,内蒙古包钢医院烧伤外科就收治的2名全身烧伤95%以上、三四度烧伤90%以上病人的综合救治,与国内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对包钢医院烧伤外科特重度烧伤的救治能力给予高度评价与肯定,同时对其推动包头市创伤、烧伤、整形、康复等方面工作发展表示极大认可。
烧伤救治成效显著
包钢医院烧伤外科发展至今,门急诊量每年超过8000人次,手术量超过400人次,出院病人达600余人次。科室承担着包头市及周边地区成批烧伤、危重症烧伤救治工作,近十年抢救危重病人1160余人次,救治成功的烧伤病人最重烧伤面积100%三度90%,救治成功率(LA50)达94%。近十年成功抢救群体烧伤145批次共367人,救治成功率100%。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自治区烧伤事业的稳步前进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为烧伤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
创面修复务实笃行
近年来,慢性创面的患病率逐年上升,2021年医院在烧伤外科基础上成立烧伤与创面修复科。针对创面修复遵循“无痛、引流、清创、抗菌、保湿、促愈〞的原则,采用药物浸浴疗法、感染控制技术、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理疗康复综合手段,微创技术,皮肤移植及多种皮瓣转移等综合性特色创面修复措施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学科积极开展多项微创法治疗新技术,如:微小皮瓣修复技术、微粒皮种植技术、负压治疗技术、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创面技术、PRP修复技术、新鲜亲体皮肤移植、联合激光治疗瘢痕技术等。特别是2022年9月,学科采用“微创法自体微粒皮种植技术”成功修复慢性难治性创面,进一步提升创面修复能力。学科具有先进的抢救设备,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具现代化、最先进的专业科室,随时可以接收、处置、抢救危重患者,并随时可以进行跨学科协作合力抢救,能够实现创面修复、瘢痕松解全程治疗,使病人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康复。
科研创新步步深入
多年来包钢医院烧伤外科在医院的培育促进中致力于科研创新,以临床研究为先导,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成立的15年以来,在杂志的精神引领以及医院的科研推动下,包钢医院共在杂志发表文章66篇,其中烧伤外科55篇。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3项,市级科研项目9项。近3年发表统计源核心期刊论文46篇,编写专著14部;其中SCI收录4篇,中华核心期刊14篇,国家级论文28篇。十五年四届编委期间荣获三次杂志颁发的发展贡献奖,为杂志的发展与创新做出巨大的贡献,更是包钢医院以及烧伤外科在科研创新道路上的一大成果。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年度排名中,全国烧伤外科学领域,位列全国烧伤专科榜2016年度23名,2017年度22名,2018年度24名,2019年度10名,2020年度9名,2021年发布的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第9名,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第11名,内蒙古地区专科科研实力保持第一。
人才培育绵绵有力
科室一直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专业权威的学科领域人脉网络运营关系,是对目前学科领域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洞察学科领域所处的不同阶段和患者救治需求,通过整合资源找到有效的措施,实现阶段性目标,从而实现最终的医学价值。学科先后培养研究生51人,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是全国优秀中、青年烧伤专家,国内烧伤、创面修复、瘢痕治疗权威专家,在国内烧伤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学科培育的硕士研究生更是在学术科研上展示了年轻医生的科研朝气,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断提升的创新意识,锐意进取,把临床研究逐步转化为临床服务!
回顾医院烧伤外科与《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携手走过的15年,彼此共同成长,共同成就。展望未来,医院烧伤外科将继续砥砺前行,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积极参与到损伤与修复相关工作的发展中来,不断提高该领域的临床、科研水平,为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