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内蒙古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荣获“2024年度包头最美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包头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是由中共包头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五处联合发起的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而设立的荣誉品牌,是持续深化科协组织改革,增强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创新举措。
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说到这些设备你会想到什么呢?是不是此时此刻,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影视剧中那惊心动魄的救人画面。今天,就带大家来到现实版《中国医生》中的真实场景——内蒙古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23年1月初,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内上演精心动魄的一幕。“快叫医生,3床急需插管!”说话间,医护人员们已经迅速开始分工准备起了插管的设备和仪器。心电监护,气管给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调试上机……正在抢救的是位85岁的高龄的老人,老人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陈旧性脑梗死、气管插管术后、冠心病、等十几种病症,这一个个字眼都像在老人生命的道路上设下重重关卡,随时有病情加重和危及生命的可能。在这关键时刻,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杨敬平带领着团队成员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在医护人员们夜以继日地通力合作下,老人被这个团队的“战士”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一呼一吸之间,承载的是生命之重。这是近40年深深扎根于呼吸与危重症领域的杨敬平,铭记于心的一句话。
2003年,内蒙古包钢医院挂牌成立全国第一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那时起,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全面开启,这给杨敬平的专业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在科研创新、临床能力方面不断提升壮大,年均接待患者近5万人次。聚光成芒,集火成炬,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逐渐发展成为包头及周边地区首屈一指的危重监护抢救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多年来,团队始终紧跟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做好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两套马车并架齐驱共同发展。在杨敬平教授的带领下,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作为分中心参加国家 863 课题、国家卫生行业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项目,并多次参加并完成自治区、包头市科研课题。 针对内蒙古地区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高发,团队参与规划并进行了包头地区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包头市哮喘规范化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钟南山院士曾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一日为医,一生为民”,作为医生,杨敬平和他的团队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有着为病人服务的崇高精神。 在生与死的边缘,守卫尊严,在呼与吸的瞬间,守卫平安。杨敬平说,在未来,他们的团队将继续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在学科管理、人才培养、医疗服务能力、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同步发力,为包头市打造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医者力量,在初心的探寻与坚守中继续奔赴。医路雄关漫道,医者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