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象征着新的开始,而器官移植的成功更是生命的新生,爱的延续。新年伊始,在麻醉手术科、ICU、病理科、检验科、输血科等多科室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评估,内蒙古包钢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在开年的一周内,先后完成6例肾移植和1例肝移植手术,为7名生命垂危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目前患者均恢复良好。
“滴、滴、滴……”心电监护仪的声音在宁静的手术室里回响着,8日下午,在医院的两个手术间,泌尿外科刘致中主任和韩利忠医生分别带领两班人员开展了肾移植手术,当血管接通,健康的肾脏在新的机体内开始工作,尿液产生,标志着移植肾功能良好,移植成功。这两台手术让一名透析4年的42岁男性患者和一名透析1年半的55岁女性患者获得新生。
作为生命的“又一次希望”,器官移植给患者带来福音。丰先生(化名)就是个幸运儿。8日,包钢医院普通外科赵金主任团队联合多个科室紧密协作及手术团队的精心准备,丰先生的肝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各项指标均显示良好,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稳定,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水平。这不仅标志着手术的成功,也预示着丰先生将迎来全新的生活。
63岁的丰先生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职工,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20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肝硬化,从此开始了与病魔的长期斗争。尽管多次住院治疗,但病情依旧逐渐恶化,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广泛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发生严重损害。丰先生的肝硬化病史长达20年,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的病痛折磨和心理压力,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随着病情的恶化,丰先生多次出现肝性脑病昏迷的症状。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每一次昏迷都是对丰先生生命的考验,也是对他家人的巨大打击。然而,丰先生和家人从未放弃过希望,他们坚信总会有奇迹发生。
这次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丰先生的生命,更将彻底改变他的余生。术后,他的肝功能将逐渐恢复,肝性脑病的症状也将得到缓解。这意味着他将能够重新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家人共度更多的时光。
在这场生命的接力赛中,我们不能忘记无私的捐献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大爱无疆,更多的人才能重获新生。
内蒙古包钢医院是国家卫健委批准的可以开展肝、肾及小肠与胰腺移植的医院,是内蒙古肾脏移植中心和内蒙古肾脏移植质控中心。1981年开展第一例肾移植手术,2004年开展包头市首例肝脏移植,2007年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首例活体肝脏移植,2012年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首例心脏死亡捐献肝脏移植。2023年,为推进包头市医疗高地建设,内蒙古包钢医院获准成立包头市器官移植中心。截止目前,累计完成肾移植826例、肝移植104例、胰肾联合移植3例。
器官移植在“生”和“死”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让更多患者求生的希望得以实现。如今,内蒙古包钢医院的肾肝移植技术均非常成熟,此项工作也一直走在自治区的前列。未来,包钢医院将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卫健委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服务品质,不断创新移植技术,为更多患者和家庭带去福音,为打造全市医疗高地贡献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