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驰援九原区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完成后来不及过多休整,在院内疫情形势严峻之时及时回援,承担起了全院感控中重要的消杀工作。他们就是以“九原队”为前身,加上现在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的消杀队。
谈起“九原队”这个名词,可能还会有“援呼队”、“方舱队”等等,凡此种种都像是一个符号,代表了一种精神和共识,既是峥嵘岁月的印记,也是团结奋进的勋章,鼓舞着大家在工作及生活中砥砺前行。
我有幸参与了消杀队的工作,体验了一次感控战士的经历,从一个不会穿脱防护服的“小白”,脱变成为熟练掌握消杀流程并全副武装的“大白”。在消杀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老队员们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十分注重对新队员的传帮带教。
我第一次出任务心中十分忐忑,好在同组的崔振威老师全程带我,提醒了我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保护自己和防寒保暖的方法。首次任务就是“白+黑”模式,中午利用午休时间进行一次门诊大厅消杀,凌晨3点对重点科室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消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心谨慎,不仅要消灭病毒,还要保护好自己以及队友的安全。
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有深刻的体会,所谓“知行合一”。当过消杀队队员,才知道病毒会近在咫尺,即使双层一次性手套下戴着针线手套,依旧一出门双手会体会扎心的冷,也会经历脱掉防护服头顶像刚出锅的馒头冒出腾腾的热气,全身湿透先热力四射又瞬间透心儿凉。
除了这些,还要24小时时刻待命,大有院内“消防员”的感觉,同样的十万火急,同样的重任在肩,容不得半点闪失,队员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同于常人的作息方式,不管何时,真正做到“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执行力非常高。队员刘志攀和曹蕾说:“我们就是8个字,随叫随到,有求必应!”
因为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诊疗工作,防止患者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大到医院全部设施,小到门把手和开关,上到住院部16层顶楼电梯井,下到地下二层库房,从科室病房和电梯内表面、驻地酒店,再到外来物资和医疗废弃物的外包装,他们不放过物表、地面到空气的任何一个地方。
消杀队的队员们,每天包裹严实的防护服,背着40多斤重的喷雾桶走遍医院各个区域,但从不喊苦喊累,为了切断病毒的传播,走在各种传染性强,危险性高的“战场”,消毒剂的气味刺激着他们的呼吸道,这个气味已成为他们身上无声的印记,口罩、帽子的勒痕已把鼻梁、额头压下深深的“红沟”,高频的手消已把双手关节双侧形成深深的裂口。他们面对疫情的来袭,毅然决然地放下自己的小家,奋不顾身地投向一线……
在消杀队中,好多时候队员们不是在消杀,就是在去准备消杀的路上,只有简短的休息时间还要时刻关注手机有没有任务消息。高强度的工作下,没有抱怨和牢骚,更多是互相关心与帮助,我感受到了这支队伍的力量所在,团结有爱,向心而动,教学部李强部长负责照顾好队员们的后勤保障工作,队员们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带领下,全心全力地冲锋在院感防控的路上。
心有猛虎,轻嗅蔷薇,仅有猛虎稍显鲁莽,徒留蔷薇不免懦弱,我们的消杀队员们,动如雷霆,执行消杀任务风驰电掣,而且心细如发,在无形的战场上关注每一处细节。消杀助防疫,逆行显担当,正是他们用坚守和付出,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保证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向每一位仍然战斗在前线的消杀队员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