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内蒙古包钢医院器官移植团队成功完成3例器官移植手术,其中肾移植2例、肝移植1例,为3位生命垂危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今年38岁的赵女士(化名)患有尿毒症,每周透析3次,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成功配型后,来到内蒙古包钢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同为患有尿毒症的王先生(化名),今年57岁,接受透析治疗已将近10年之久,身体每况愈下。进行器官移植是挽救王生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供体稀缺,经过漫长等待,终于配型成功。泌尿肾脏医学部团队为赵女士和王先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两例均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ICU病房。

年过五旬的李先生(化名),被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最佳手段为肝脏移植治疗,并给予保肝、就诊低蛋白等对症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李先生于包钢医院肝移植等待系统登记,等待肝移植治疗。普通外科团队经过精心准备,对李先生实施了肝移植手术。经过8小时的紧张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新肝在李先生体内成功“启动”。
器官移植手术是一项“高难度的生命工程”,手术要求高,每个手术都要严格处理好每一个环节,评估、维护、获取、保存、运输、修整、灌注、移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出不得一点差错。内蒙古包钢医院器官移植团队成员有条不紊地完成从供肝、肾、胰腺获取到修整、移植,整个流程分工协作,每个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手术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难题,任何小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术后腹腔内严重出血。手术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如出血、无尿、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胆道变异、血管变异等等,稍有差池都会直接导致一台移植手术的失败,瞬间决断之时的选择对医生来说都是高难度挑战。
内蒙古包钢医院是国家卫健委批准的内蒙古自治区可以开展肝、肾及小肠与胰腺移植的医院,是内蒙古肾脏移植中心和内蒙古肾脏移植质控中心。1981年开展第一例肾移植手术,2004年开展包头市首例肝脏移植,2007年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首例活体肝脏移植,2012年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首例心脏死亡捐献肝脏移植。2023年,为推进包头市医疗高地建设,内蒙古包钢医院获准成立包头市器官移植中心。截止目前,累计完成肾脏移植836例(其中胰肾联合移植3例),肝脏移植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