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身边好医生】“微米级匠人” 只为看见——记北京眼科专家、内蒙古包钢医院眼科主任凌宇

G2485次列车,镌刻着不以山海为远的医者初心。

G2484次列车,承载着京蒙两地奔波的光明使者。

凌宇,北京知名眼科专家,医学博士,2024年加盟内蒙古包钢医院眼科,近600天中,他在这条京包线上累计行程已近10万公里,相当于绕行赤道两周半的距离。他这么努力,在医路上不停奔跑,只为了让更多人“看见”。


三分钟的光明奇迹

他,要保持一双灵巧的双手。在内蒙古包钢医院层流手术室的恒温环境中,凌宇主任的双手正以每分钟300次的超乳针频率在角膜上演绎"微米级芭蕾"。这位完成5万余例白内障手术的眼科专家,保持着单日100台手术、最快3分钟完成一例的手术纪录。

这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先后在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学习和工作),擅长各种类型屈光性白内障、复杂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知名眼科专家,为了保持手术手的极致敏感,本着对患者负责的初心,手从不提重物,连去超市购物,10公斤的大米都由妻子代劳,并不是弱不禁风,而是为了手部的精巧度,平时不能太用力,这样才能将手术中切口误差始终控制在0.1毫米之内,才能在三分钟内,让浑浊的晶体被乳化吸出时呈现完美的漩涡状运动轨迹,成功并完美地完成一台白内障手术。


医患间的高度信任

他,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医匠。70多岁的霍爷爷最近看东西开始越来越模糊,听亲友们说,白内障要“熟透了”再进行治疗,于是一直拖着没有就医,直到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了才来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霍爷爷白内障核硬度大的同时还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手术一经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所以手术整体难度比较大。

凌宇及时跟患者及家属讲清楚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可应对的专业知识后,取得患者的全身心信任。整个手术过程,凌宇主任凝神静气,每个动作都精确到比头发丝还细的尺度,宛如在密布血管的丛林间跳跃。

他用精心、精细、精准的操作迅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匠人只是把简单动作重复到极致。正因他的极致为这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实现了重见光明的愿望,从来的时候视力指数只有眼前十公分,到出院时双眼均已恢复到了0.6的视力水平,霍爷爷对凌宇主任的医术竖起了大拇指。



视觉系的艺术作品

他,将每只眼睛比喻成艺术品。身为教师的李阿姨四处求医无门后看到北京知名眼科专家在包钢医院坐诊,就向凌宇主任救助。三年前因视力模糊在别的医院做过白内障手术,但近一年视力忽明忽暗,影响正常上课和批改作业。

凌宇主任在对其进行了详细问诊及全面眼科检查后,凭借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断出患者左眼有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到1.0。

一周后,凌宇主任收到了患者的感谢信:“再不用在讲台眼镜、批改作业眼镜和看电脑眼镜间来回切换了!凌宇医生果然名不虚传!”李阿姨激动地说道。

每只眼睛都是需要量身定制的艺术品,这是凌医生想做的事。现如今,连医院同事的家属都要挂他的号,预约让凌医生为他们主刀手术,在被问到手术时紧张吗?凌医生的回答是:从来不会紧张,就像农民下地干活、厨师做菜、快递员送快递一样,很淡定也很习以为常。可能唯一一次心态波动是为自己的母亲手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设。当看到母亲递来信任的双手时,相握那一瞬间,紧张感也消失了。术后母亲的双眼恢复到1.0,这一刻,他也深深理解,“医生”从不是一个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份光荣的责任。


从不止步的光明使者

他,在眼科医线不停地追光。凌医生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融入了包钢医院眼科的团队,“从一开始我跟他们的节奏,到现在他们来适应我的节奏,短时间内我们团队磨合的特别好!”

作为眼科学的领军人,他可以通过短暂的手术,同时解决白内障、老视、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实现“一举五得”。他坚持“传帮带”,不管是培养科室骨干力量,还是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倾其所能给予成长空间,帮助科室医生熟练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为其提供国家、省级学习成长平台。身为眼科主任,将包钢医院眼科打造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眼角膜移植中心”是他规划的愿景,就是为了让更多“看不清”的人“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好”。


君子温如玉,润目世无双。暮色中的手术室,最后一台手术的指示灯刚刚熄灭。凌宇主任习惯性地站在窗前眺望城市灯火,他的眼镜片上倒映着霓虹的光斑,“每盏亮着的灯后面,都可能有一双渴望光明的眼睛。”电脑屏幕上这句话格外显眼,他,整装再出发,行至包头站,还有第二天预约的35台手术在等待。从医二十余载,凌宇用高超的医术讲述出数以万计的光明故事,每一个看见,每一份重见光明的惊喜,都是对这位光明使者最好的致敬。


上一条:【与医院共未来】“速度与激情”镜头版!内蒙古包钢医院职工运动会摄影作品展播
下一条:【“双提升”在行动】0.03% 的生命接力!内蒙古包钢医院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肝移植手术:特殊血型患者获新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