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双提升”在行动】0.03% 的生命接力!内蒙古包钢医院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肝移植手术:特殊血型患者获新生

近日,内蒙古包钢医院成功为一名罕见血型患者完成高难度肝移植手术。该患者因长期肝硬化并伴有特殊抗体,血型极为稀缺,手术难度和用血需求极大,面对仅 0.03% 概率的稀缺血源困境,医护人员纷纷拿出伸出援手,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患者王女士(化姓)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已达二十年,多次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而命悬一线。因反复输血,其体内产生红细胞C抗体,成为A型血中仅占9%的C抗体阳性特殊人群,这也使得后续输血及手术治疗面临极大挑战。

普外科赵金主任介绍,患者门静脉压力高达45mmHg,为正常值的三倍,且伴有严重脾肿大和凝血功能障碍,肝移植成为最终选择的治疗方案。然而术前筛查发现,患者所需A型且C抗体阳性的红细胞血源在汉族人群中分布概率仅约0.03%,相当于每3000人中仅1人符合要求,手术用血面临严重短缺。

 

 


“库存血袋逐一筛查,只找到2个单位可用。”输血科主任的汇报让气氛紧绷。按照手术预计,王女士需4000毫升血液(20个单位),现有库存远不能满足需求。

医务部发出的紧急用血倡议,在医护人员中激起强烈反响。24小时内,52份A型血献血证汇聚到输血科,输血科医护人员连夜奋战,与中心血站积极调配,经检测显示,仅有9人符合C抗体阳性标准,这个数字恰好满足手术最低需求。

       

手术中,随着第一袋400毫升特殊红细胞缓缓输入,王女士的血红蛋白浓度开始稳定回升。十余名医护人员协同完成32个操作步骤,当麻醉科主任通报“新肝血液循环恢复”时,手术室里响起压抑的欢呼。直至手术结束,共输注20个单位红细胞,相当于为患者全身换血一遍。

术后第三天,王女士颤抖着写下一句话:"感谢那些我连面都没见过的恩人。"而在医生办公室,10份无偿献血证书整齐排列,证书上的红色印章,恰似生命重生的印章。

“这场手术不仅是现代医学的胜利,更是医者仁心的共振。”包钢医院医务人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职业信念,展现了医者仁心与社会大爱的深刻共鸣。

 

 



 

上一条:【身边好医生】“微米级匠人” 只为看见——记北京眼科专家、内蒙古包钢医院眼科主任凌宇
下一条:【好技术 好服务】“阿姨,谢谢你”

关闭